协会动态

首页    培训交流    交流活动    南方柽柳新品种(金滩柽柳)技术推广交流会在珠海召开
时间:2024-06-25
浏览量:0
收藏

南方柽柳新品种(金滩柽柳)技术推广交流会在珠海召开

 

2024年6月19日,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主办、珠海市鑫洋柽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和珠海市汇聚林农业专业合作社协办的南方柽柳新品种(金滩柽柳)技术推广交流会在珠海市金湾区南水镇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加强新技术推广交流,推动金滩柽柳新品种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助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柽柳是我国北方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植物种类,通常称为“南红北柳”。从2018年开始,经过专家多年的研究和试验,用本地野生柽柳成功培育出适宜于南方种植的柽柳新品种,并在珠海进行了规模化种植,已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公布,命名为金滩柽柳。

山东省林科院刘德玺原副院长在《我国柽柳资源分布与金滩柽柳特征及应用前景》的报告中指出,目前南方柽柳园已成功培育15万棵金滩柽柳苗,并在广东部分沿海地市成功移植栽种且长势良好。据观测研究,金滩柽柳性状稳定,适应南方海洋气候特点,具有抗盐碱、抗旱、抗风、抗海雾海潮、抗病虫害等抗逆性强特点。金滩柽柳耐水湿特性是其最大优势,并具有速生、生物量大,填补了柽柳耐湿种质资源空白,为在我国南方沿海广泛种植奠定了良好基础。

 

img1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原所长余兴光博士在《金滩柽柳生态意义与推广运用探索》的报告中表示,珠海金滩柽柳已在海岸带生态修复项目中成功应用,从2019年的一棵苗、一棵树,到目前建成一个南方柽柳苗圃园和体现我国目前唯一以南红南柳为主要特色的本土植物构成的海滨生态公园,打造形成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态环境需求绿意生态空间,形成了一道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的靓丽风景线。

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副主任贾后磊正高级工程师在《金滩柽柳蓝碳初步研究》表明,金滩柽柳林地具有较高的碳密度水平,与其他区域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对比,总密度仅次于红树林,略高于盐沼其他植物,远大于海草床,增汇前景广阔。

为了进一步拓展金滩柽柳在生态保护修复中的应用,在会议期间,珠海市金湾区南水镇政府分别与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珠海市鑫阳柽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市汇聚林农业专业合作社、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城乡规划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屈强会长参加会议并作《我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状况与认识》的主旨报告。

与会专家代表还考察了南方柽柳园和南水河金滩柽柳生态公园,自然资源部南海局雷波局长参加了由珠海市金湾区南水镇政府、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珠海市鑫洋生态科技公司共建的金滩柽柳蓝碳研究基地揭牌仪式。他表示,金滩柽柳蓝碳研究基地是产学研用的重要研究平台,对发展蓝碳科技、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希望共建单位加强协作,把金滩柽柳蓝碳研究基地打造成全国有影响的品牌。

 

IMG_256

 

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柽柳在北方海岸带修复中是常见种,在珠海本土金滩柽柳形成的规摸化种植成效,非常振撼,体现了造福于民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推广金滩柽柳有利于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提升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利于发展生态文化科普研学新业态等三大方面的重要意义。南水示范区有望成为全国生态修复典型,希望进一步结合蓝碳研究与生态修复,加强技术与标准研发,加快成果推广。